跨越山海,我们始终为你而来|善行100·温暖行动爱心包裹探访回顾
发布时间:2022-04-26 22:23

四川省凉州彝族自治州的昭觉县,地处大凉山的腹心地带,在彝语中译为“山鹰栖息的坝子”,曾是凉山州州府所在地。而我们此番前去探访的伊乌小学,正在这座山鹰栖息,群山环绕的坝子中。但昭觉多为高海拔山区,昼夜温差较大。



伊乌小学创办于20219月,学校位于昭觉县新城镇跳坝村,学校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不断完善,为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与生活环境。




本次探访,有伊乌小学校长李依宁、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驻跳坝村第一书记李锴科、四川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卢希芬、新长城四川大学自强社指导老师迪力木拉提、来自安徽理工大学、海南大学、江西财经大学、云南大学等9所高校的20位优秀志愿者代表、中国扶贫基金会善行100项目工作人员、新潮传媒工作人员参加。他们作为爱心代表,为受益学校600余名学生进行爱心包裹的发放。

 

身临其境感受现场温暖

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们相聚于此,他们中有着六年爱心包裹参与经验、一年支教经验的彝族学姐;有着曾经收到过爱心包裹的帮助,现在做好事回馈社会的暖心超人;有着刚步入大学生活就投身公益,并决意探访的同学。



舟车劳顿,即使第二天就要探访,他们也不放过一分一秒的时间,不断的为探访做准备:为孩子们上课的课件还能完善吗?发包的流程再三确认了吗?要和孩子们说些什么呢?



见面会上的他们,即使没有身着红披风,依旧能看到他们在熠熠发光。1221日,天还未亮,大学生们就踏上了前往昭觉的路。三个小时的时间,七拐八弯的山路,地面薄薄的一层冰,沿途雾凇沆砀。即使路长天冷,也无法抵挡住志愿者们热情。



抵达伊乌小学时,孩子们已站成一个个方阵,等待着爱心代表们的到来。



在发包仪式上,四川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副部长卢希芬、新潮传媒爱心代表张倩、三峡大学高校代表石佩以及受益学生用言语表达了对项目的爱、对孩子们的爱、对志愿者的爱。



发包仪式上,最盛大且最触动人心的,莫过于“爱心包裹”的发放。

孩子们在原地翘首以盼,期待着叔叔阿姨、哥哥姐姐们从一个个大箱子里拆出“宝藏”。一份份鼓鼓囊囊的爱心包裹从嘉宾和大学生的手上,传递到了孩子们的手上。孩子们将爱心包裹高高的举过头顶,用行动来表示着对爱心包裹的喜爱,以及对志愿者们的感谢!


(等待被发放的爱心包裹)


(细心分发包裹的志愿者们)


(即将拿到包裹的孩子)


(爱的传递)


(拿到爱心包裹的孩子)


发包仪式上发放的不仅仅是爱心包裹,更是来自全国各地志愿者、捐赠人的爱意,无形的爱具化成一个个为孩子御寒的爱心包裹,也为孩子们的生命中带来了一束难以忘怀的光亮。


 

从素不相识到难舍难分,孩子与超人的温暖瞬间

你知道吗?当善行100一队人离开时,大学生的手里多出来很多礼物:孩子们为哥哥姐姐们画的画、孩子们亲手折的纸花......而让孩子们和大学生们如此难舍难分的原因,并不仅仅只是因为发包仪式,而是因为大学生们给孩子们带来了一节特殊的课。



大学生们走进伊乌小学探访,除了为孩子们带去御寒的爱心包裹外,也希望能够用一节课,让孩子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,接受到山外头的知识,也更直观的感受到哥哥姐姐们的关怀和爱。

大学生们分成了六个小组,为四到六年级的六个班级准备了别开生面的课堂:我的梦想课、美术课、天文课等等。有着蓬勃动力的大学生们积极的用游戏和互动打开孩子们的心扉,和他们一起飞上太空、一起畅游梦想、一起化身神笔马良,一起高歌、一起欢笑。


(正在完成课堂任务的孩子们)


(认真写下梦想的小姑娘)


(授课的大学生志愿者)


(孩子们眼中的大海)


在下课时间,大学生们也绝不闲着。

他们和孩子们一起打开崭新的爱心包裹,细心的为孩子们比对好尺码,穿上羽绒服,带上帽子,围好围巾。还和他们一起填写了领包表、回音卡。


(为孩子们穿上新衣)


(换上了全新的御寒装备)


(写好回音卡,让远方的志愿者收到爱)


(志愿者陪孩子填好领包表)


(指导孩子们用正确格式填写回音卡的志愿者)


在这短短的几个小时里,孩子们不仅看到了书本外的知识,看到了优秀的榜样,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努力学习的目标,明晰了未来的方向。

善行100的大学生志愿者对他们来说不仅仅只是一个模糊的身影,而变成了小冯老师董老师小程姐姐”......



在这一天中,志愿者们和孩子们一起留下了很多珍贵的回忆,让我们一起听他们慢慢道来——

 

成都理工大学志愿者 邓媛媛

在课堂里,有一个打扮很酷的男生总是沉默着,我偷偷去问他的姓名和年龄,才得知在这个平均十二三岁的班级里,他已经快满十七岁。可能是因为害羞,对于我的问题他总是用两三个字简单回答。但当最后告别的时候,我特意朝他看了看,却发现他已经红了眼眶。阳光照进他的眼睛里,一闪一闪的。我想,我们和孩子之间的爱,一直是相互奔赴的。

 

惠州学院志愿者 谢润

在教室互动的时候,我看见一个小男孩的耳朵有冻伤的痕迹,当我问起来,他只是摸着耳朵害羞的笑了笑,然后从爱心包裹里拿出帽子戴上了。那一刻,我真正的意识到,他们需要这些东西,这也让我认识到,我们这段时间的组织和努力是值得的!

 

海南大学志愿者 程寒雨

在发包仪式的讲话中,我了解到伊乌小学的体育老师,是木拉提老师以前支教时的学生,当他学成后,也选择了来到伊乌小学做一名教师。这让我感受到了一个词——传承。时代的接力棒在我们手中,下一次的探访活动可能就是我们的学弟学妹了,但我们的目标和初心都是 一致的,时代的接力棒总会一天会传递到伊乌小学的学生们手里。

 

三峡大学志愿者 董伊洛

在临别的时候,我偶然间听到有些孩子在后面喊,哥哥姐姐,能不能别走。在上车时,也有一些小朋友害羞的躲在柱子后面,悄悄目送我们离开。他们可能因为害羞无法直接表达对志愿者们的感谢,但也在以自己的方式表达感激:送一朵纸折的花,写一封感谢的信。探访活动让我收获很多,希望将来有更多人能够投身公益!

 

对于大学生们来说,孩子们真正的变成了自己的学生弟弟妹妹。在今后的活动中,他们也更加清楚,自己做这一切的意义,以及到底是为了什么在持续坚持善行。

 

温暖炽热 爱意永不落幕

一天的探访到此结束,不少孩子眼看着大巴车就要开走,匆匆的跑过来道别。

大学生们也趴在窗上,忍不住一遍又一遍的挥手,再一遍又一遍的用口型告诉他们,回去吧!

这份无法割舍的牵挂从今天开始,深深扎根在了孩子们和探访的志愿者们心中。


 

探访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发放包裹,在这一天里,孩子们接触到了为自己带来温暖的各界爱心人士,孩子们感受到了五湖四海来的鼓励、爱意、支持、关怀。对于志愿者们来说,和孩子们的接触也更让他们坚定了自己坚持做公益的决心,也为日后公益路上增添了底气和信念。



还记得有一位孩子对我们说,为什么其他哥哥姐姐没有来呀?我好想他们来。

受益的孩子们常常挂念着为他们带来温暖的超人。他们和我们一样,衷心的感谢每一位为善行100付出努力的志愿者和捐赠人。但愿公益这条路上,我们长长久久的相伴同行。



相信总有一天,我们会和孩子再见面,也相信总有一天,曾经感受过温暖的孩子们会成长成为社会带去温暖的超人!


微信扫码关注小程序
让公益无处不在